古代的排水系统---功能与艺术兼备!
【2019/9/7 10:45:28 】
现在的排水有地下管道,更有一体化泵站帮忙,常州光标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可以提升雨水、污水、废水等,对于城市内涝问题、工业废水排放问题、洪水问题等,一体化泵站都能帮助解决。现在排水有一体化泵站,那古代排水要用什么呢?
福寿沟
首先,得从我国的宋朝开始讲起。这是一张清朝时期绘制的图,画得是赣州古城的下水道系统,因为整个水道像是篆体的“福”字和“寿”字,所以得名福寿沟。
福寿沟是一处地下水利工程。它位于江西赣州,修建于北宋时期,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,是罕见的成熟、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。它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,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,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。
赣州古城防洪排涝系统分为4个部分:下水道(福寿沟)、水塘、水窗、城墙。
福寿沟主沟支渠遍布赣州古城,和地面的雨漏、明沟等相连,汇集全城的雨水和生活污水(那时候还没有雨污分流的概念)。
水窗(排水口)也就是把城内的下水排放到章江和贡江中的排水口。整个古城当时建有12个这样的水窗。
水塘(蓄水池) 福寿沟跟这些水塘是连通的。
这些水塘,平时有福寿沟中的活水流过,既能沉淀沟中的淤泥,也有利于保持自身水体的活性。一到城外江面涨水,水窗关闭时,它们就起到蓄水池的作用,消除内涝。
城墙(防洪堤) 赣州古城的城墙高大坚固,除青砖筑墙外,还用铁水浇筑砖缝。这道城墙,战时是整个城市的屏障和防御工事。
到了洪水季节,则是重要的防洪堤。
值得一提的是福禄沟虽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,至今仍完好畅通,并继续作为赣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。向我们大天朝的能工巧匠——刘彝致敬!
对于排水,古代有赣州的福寿沟,现在有广西的一体化泵站,他们在排水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